
13. AI Prompt智能對話課程
課程以生成式AI為核心,結合豐富多元的學習活動,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,循序漸進地認識和掌握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。
- 學習重點:生成式AI原理、提示工程、AI輔助創作、AI倫理、批判思維
- 課程特色:採用最新平台,專題如AI寫作助手、圖像生成、音樂創作
以遊戲化、專題實作與系統化教學,循序掌握從圖像化到文字式的編程能力,兼顧創意表達與計算思維。

課程專為香港小學生而設,旨在引領學生進入電腦編程的奇妙世界,培養創新思維及解難能力。課堂將以國際廣泛應用且語法簡單易懂的 Python 語言為教學基礎,讓學生以有趣而實用的方式學習科學與科技知識。Python 如同一把鑰匙,幫助學生打開資訊科技的世界大門,讓電腦能夠理解並執行他們的指令,從而創造出各種遊戲、動畫及互動故事。
本課程特別著重啟發學生的學習興趣,課堂設計結合遊戲化學習、故事導向和動手實作等元素,讓學生能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下循序漸進地掌握編程的基本概念,包括邏輯思維、流程控制、變量運用及簡單的錯誤排解。透過親身參與和小組合作,學生不僅能夠提升協作能力和溝通技巧,更能在完成專題和挑戰任務的過程中,建立自信心和成就感。
課程設計符合小學生認知水平,使用視覺化工具輔助理解。專題創作包括遊戲開發、數據分析、網絡爬蟲等實用項目。
學習Python 編程,不僅能全面提升其運算思維和邏輯推理能力,亦有助於培養系統化解難及創新意識。透過掌握 Python 這種廣泛應用於學術及業界的程式語言,學生能夠以編程方式與電腦進行互動,親身體驗創建遊戲、動畫及圖像設計等多元應用,從而激發學習興趣與創意潛能。此外,課程著重於將抽象的科技知識以實踐活動呈現,讓學生在動手操作和團隊合作中,建立自信心和溝通能力。及早學習編程,有助於學生適應日後學業上的進階 STEM 學科,並為未來投身數碼經濟及科技創新領域作好充分準備。

課程以可視化編程工具 —— Scratch 為主要教學平台,讓學生以圖像積木方式學習基礎編程概念,包括順序、分支、循環、變數與事件等。教學設計結合跨學科主題和生活問題導向,著重引導學生將編程知識應用於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,如設計互動故事、簡易遊戲或模擬智能裝置等,從而鞏固學習成效及提升學習興趣。
課程亦積極應用探究式及協作學習策略,透過小組合作、專題研習及成果展示,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、溝通協作能力及批判性思維。老師會根據學生的學習進度及興趣,靈活調整教學內容及深度,照顧學習多樣性,並鼓勵學生自主探索和創作,發展個人潛能。
課程內容對應小學電腦科課程要求,確保學習成效。專題創作涵蓋動畫、遊戲、互動故事等多種形式。
過學習 Scratch 這類可視化編程工具,學生能以圖像化積木拖拽的方式,直觀理解程序結構、條件判斷與循環控制等基礎編程概念,從而降低入門門檻,提升學習興趣及參與度。課程內容結合動畫製作、互動遊戲及故事創作等多元化專案,鼓勵學生將創意和知識應用於實際作品開發,培養其創造力及表達能力。

課程透過簡單易明的 Python 程式語言及 Pygame 遊戲庫,帶領學生進入遊戲設計和編程的世界。課程以「邊玩邊學」為主軸,結合趣味互動、繪圖、聲音、角色移動和得分等遊戲元素,讓學生在輕鬆有趣的環境下學習電腦邏輯與創意表達。
學生無需任何編程基礎,只需跟隨步驟,由淺入深,逐步學會如何控制圖形、鍵盤及滑鼠輸入、設計簡單動畫、加入音效及自訂角色。每一堂課都有小任務和可見成果,讓學生充分享受「自己創作遊戲」的成就感,並學會解難與合作。
從簡單遊戲開始循序漸進,學生將開發平台遊戲、射擊遊戲、益智遊戲等類型。學習遊戲策劃、美術、編程的綜合技能。
透過 Pygame 遊戲開發課程,學生不但能學習如何動手創作,還能將自己的想法和創意化為實際作品,享受「自己做到」的成就感。此外,遊戲編程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問題與挑戰,學生要學習如何觀察、分析和解決困難,這大大提升了解難能力和自信心。課程鼓勵學生主動探索、動手實踐,並在協作中學會溝通與分享,有助於全面發展。
延伸編程與創科應用,結合AI、IoT、VR/AR及App開發,適合作為校內創科展與主題週展示內容。

課程以生成式AI為核心,結合豐富多元的學習活動,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,循序漸進地認識和掌握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。

介紹 IoT 概念,結合 KittenBot 與 Micro:Bit 打造智能裝置,貼近智能城市與生活應用。

課程內容以 Delightex(前CoSpaces)為教學平台,帶領香港小學生進入3D虛擬實境(VR)的創意世界。

課程以積木式編程平台 App Inventor 為基礎,讓學生透過拖拉積木方式,輕鬆學會手機應用程式的設計與開發。
聯絡我們,獲取專為您的學校量身定制的 STEAM 課程方案和報價